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砌筑


6.2.1 混凝土砖、蒸压砖的生产龄期应达到28d后,方可用于砌体的施工。
6.2.2 当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d~2d适度湿润,不得采用干砖或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砖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烧结类砖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 混凝土多孔砖及混凝土实心砖不宜浇水湿润,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对其浇水湿润;
    3 其他非烧结类砖的相对含水率宜为40%~50%。
6.2.3 砖基础大放脚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用二皮砖一收或二皮与一皮砖间隔一收的砌筑形式,退台宽度均应为60mm,退台处面层砖应丁砖砌筑。
6.2.4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中普通砖砌体的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h)的2/3(图6.2.4),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

图6.2.4 砖砌体斜槎砌筑示意图
图6.2.4 砖砌体斜槎砌筑示意图

6.2.5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对非抗震设防及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应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图6.2.5),其拉结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120mm墙厚应设置1φ6拉结钢筋;当墙厚为120mm时,应设置2φ6拉结钢筋;
    2 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 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 末端应设90°弯钩。

图6.2.5砖砌体直槎和拉结筋示意图

图6.2.5砖砌体直槎和拉结筋示意图

6.2.6 砌体组砌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组砌方式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图6.2.6)。

图6.2.6 砌体组砌方式示意图

6.2.7 砖砌体的下列部位不得使用破损砖:
    1 砖柱、砖垛、砖拱、砖碹、砖过梁、梁的支承处、砖挑层及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部位;
    2 起拉结作用的丁砖;
    3 清水砖墙的顺砖。
6.2.8 砖砌体在下列部位应使用丁砌层砌筑,且应使用整砖:
    1 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
    2 楼板、梁、柱及屋架的支承处;
    3 砖砌体的台阶水平面上;
    4 挑出层。
6.2.9 水池、水箱和有冻胀环境的地面以下工程部位不得使用多孔砖。
6.2.10 砌砖工程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6.2.11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6.2.12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6.2.13 砌体灰缝的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砖柱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不得用水冲浆灌缝。
6.2.14 砌体接槎时,应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6.2.15 拉结钢筋应预制加工成型,钢筋规格、数量及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且末端应设90°弯钩。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6.2.16 厚度240mm及以下墙体可单面挂线砌筑;厚度为370mm及以上的墙体宜双面挂线砌筑;夹心复合墙应双面挂线砌筑。
6.2.17 砖柱和带壁柱墙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 带壁柱墙的壁柱应与墙身同时咬槎砌筑;
    3 异形柱、垛用砖,应根据排砖方案事先加工。
6.2.18 实心砖的弧拱式及平拱式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拱底面不应小于5mm;在拱顶面不应大于15mm。平拱式过梁拱脚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起拱。
6.2.19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5%时,方可拆除。
6.2.20 采用板类保温(隔热)材料的夹心复合墙应沿墙高分段砌筑,每段墙体施工顺序应为:砌筑内叶墙、施工保温层、设置砂浆挡板并留置空气间层、砌筑外叶墙、设置拉结件,每段砌筑高度不应大于600mm(图6.2.20)。

图6.2.20 板类保温夹心复合墙施工顺序

图6.2.20 板类保温夹心复合墙施工顺序
1-内叶墙;2-保温板;3-外叶墙;4-预留空气间层;5-放置拉结件

6.2.21 采用絮状或散粒保温(隔热)材料的夹心复合墙应沿墙高分段砌筑,每段砌筑高度不宜大于600mm,可先砌内叶墙,再砌外叶墙,或内外叶墙同时砌筑,每段砌完随填保温材料。
6.2.22 夹心复合墙中内外叶墙的拉结件(图6.2.22)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与墙、柱其他拉结钢筋搁置在同一灰缝内,拉结件在灰缝内的埋入长度不应小于60mm;
    2 不得将拉结件后放置或明露于墙体外侧,不得填满灰缝后将拉结件压入灰缝中;
    3 已固定好的拉结件不得再移动;
    4 当采用可调节拉结件时,应先将带扣眼的部分砌入内叶墙,待砌筑外叶墙时再铺设带扣件的部分,并应保持拉结件两部分位置水平。
 

图6.2.22 拉结件示意图
1-扣钉件;2-孔眼件;h-夹心墙总厚度;δ-保温层厚度;
h-50(30)-内(外)叶墙厚度分别为240(115)、190(90)对应的拉结件长度

6.2.23 在门窗洞口边,外叶墙应设阳槎与内叶墙搭接砌筑,且应沿竖向每隔300mm设置U形拉结筋。
6.2.24 外叶墙在底层墙体底部、每层圈梁处的墙体底部应设置泄水口,泄水口位置底层砖竖缝应为空缝,或应在竖缝内埋设10mm的导流管作为泄水口,泄水口间距宜为500mm。
6.2.25 砌筑夹心复合墙时,空腔侧墙面水平缝和竖缝应随砌随刮平,并防止砂浆和杂物落入两片墙之间的空腔内及保温板上。
6.2.26 砌筑装饰夹心复合墙时,外叶墙应随砌随划缝,深度宜为8mm~10mm;且应采用专门的勾缝剂勾凹圆或V形缝,灰缝应厚薄均匀、颜色一致。
6.2.27 砖砌体应随砌随清理干净凸出墙面的余灰。清水墙砌体应随砌随压缝,后期勾缝应深浅一致,深度宜为8mm~10mm,并应将墙面清扫干净。
6.2.28 砌筑水池、化粪池、窨井和检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并砌筑严实;
    2 砌体应同时砌筑;当同时砌筑有困难时,接槎应砌成斜槎;
    3 各种管道及附件,应在砌筑时按设计要求埋设。
6.2.29 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条文说明
6.2.1 考虑到混凝土砖、蒸压砖早期收缩值大,如果这时用于砌筑墙体,将会出现明显的收缩裂缝。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将混凝土砖、蒸压砖放置一个月左右,可使其收缩大为减小,这是预防墙体早期开裂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6.2.2 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砖的湿润程度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干砖砌筑不利于砂浆强度的正常增长,大大降低砌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影响砌体的整体性,且砌筑困难;吸水饱和的砖砌筑时,不仅使刚砌的砌体尺寸稳定性差,易出现墙体平面外变形,还容易出现砂浆流淌,灰缝薄厚不均。本条考虑到临时浇水过多会使砌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在砌筑时会使砌体走样或滑动,影响砌体的垂直度等砌筑质量。
    研究表明:各类砌筑用砖的吸水率大小、吸水和失水速度快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砖砌筑时的适宜含水率也应有所不同,采用相对含水率来控制砖的湿润程度是适宜的。
6.2.4 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的砌筑和接槎质量,是保证砖砌体结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之一,唐山、汶川等地区震害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交接处同时砌筑和不同留槎形式接槎部位连接性能的模拟试验分析,证明同时砌筑的连接性能最佳;留踏步槎(斜槎)的次之;留直槎并按规定加拉结钢筋的再次之;仅留直槎不加拉结钢筋的最差。上述不同砌筑和留槎形式连接性能之比为1:0.93:0.85:0.72。因此为了不降低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墙体的整体性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确保砌体结构房屋的安全,对其砌筑方式做了强制性规定,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6.2.5 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其连接性能较留斜槎时降低有限。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同以往版本相比,显著增加了构造柱的密度和数量,这样砌筑墙体时需要留槎的部位明显减少,故对抗震设防烈度相对较低的6度、7度地区允许采用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的做法。
6.2.6 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砌筑形式在砌体施工中采用较多,且整体性较好,可有效避免产生竖向通缝。
6.2.10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使用大铲的地区,较多采用“三一”砌筑法,这种方法不论对水平灰缝还是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都是有利的,故本规范强调砌砖工程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6.2.11 铺浆长度过长,对水平灰缝的饱满度有不良影响,且关系到砖与砂浆的粘结,根据有关单位对铺浆后不同时间砌筑的砌体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间隔1min和3min再砌砖,砌体抗剪强度相差10%和29%;气温为29℃时,则相差29%和61%。
6.2.12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能使砌体有较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砂浆结合层进入上下砖块的孔洞中产生“销键”作用,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性。
6.2.13 有关单位的研究表明,当水泥混合砂浆水平灰缝饱满度达到73.6%时,则可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所规定的砌体抗压强度。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小于80%也是沿用已久的规定。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的优劣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弹性模量都有直接影响,有关单位试验得到结果为:竖缝无砂浆的砌体抗剪强度比竖缝有砂浆的砌体抗剪强度降低23%。
6.2.14 墙体连接的质量与留槎、接槎都直接有关。本条对接槎的要求是为了增强砌体连接部位的粘结力和整体性。
6.2.15 连接墙体的钢筋和因抗震需要而设置的钢筋都起拉结作用,是保证砌体整体性和抗震共同工作的关键。钢筋不平直,影响受力作用;任意弯折拉结钢筋的外露部分,易松动钢筋,从而影响锚固效果,故施工中应高度重视。
6.2.17 砖柱、带壁柱墙均为重要受力构件,必须确保构件的整体性。据以往多地调查发现,发生过砖柱倒塌事故的多与采用包心砌法有关。另外,也出现过较多带壁柱墙的柱与墙之间出现多皮砖砌成纵向通缝的事故,最严重者曾发生过19皮砖的纵向通缝,致使两者不能共同受力,从而成为某工程整体倒塌的原因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异形柱、垛、墙体设计不断出现,对用于这些部位的表面用砖应进行专门加工,方能满足设计要求。
6.2.18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体,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拱底应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6.2.19 过梁底部的模板是砌筑过程中的承重结构,只有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过梁部位砌体方可承受荷载作用,才能拆除底模。
6.2.20 由于留置空气间层对墙体排出外叶墙渗水和冷凝水的作用非常关键,为了确保后砌外叶墙过程中砂浆不堵塞空气间层,要求设置砂浆挡板。
6.2.25 该规定是为了便于保温板安装和防止形成“热桥”,影响墙体保温效果。
6.2.26 划缝便于二次勾缝处理,二次勾缝砂浆一般掺加适量防水剂,凹圆或V形缝形式,有利于排水。
6.2.28 水池、化粪池、窨井和检查井等施工,在防渗方面较一般砖砌体高,故应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这类构筑物的施工工作面比较小,一般均能同时砌筑,如同时砌筑确有困难,留置斜槎也完全可以做到。管道及预埋件必须在砌筑时埋设,是为了避免事后开凿补埋而产生渗漏现象。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924-2014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