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 混凝土原材料


(Ⅰ)主控项目
4.1.1 结构加固工程用的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设计的规定;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 199等的要求。
    加固用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含氯化物的水泥、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同一次进场的水泥,以30t为一批(不足30t,按30t计),每批见证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2 普通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不包括阻锈剂),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要求。
    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或亚硝酸盐的外加剂;上部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还不得使用膨胀剂。必要时,应使用减缩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并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包括与水泥适应性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3 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当采用掺有粉煤灰的预拌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应为Ⅰ级灰,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
    检查数量:逐批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粉煤灰生产厂出具的粉煤灰等级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商品混凝土检验机构出具的粉煤灰烧失量检验报告。
(Ⅱ)一般项目
4.1.4 配制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粗、细骨料的品种和质量,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拌合混凝土,不应大于20mm;对喷射混凝土,不应大于12mm;对掺加短纤维的混凝土,不应大于10mm;
    2 细骨料应为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2.5。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并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4.1.5 拌制混凝土应采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规定的天然洁净水。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送独立检测机构化验。
条文说明
4.1.1 水泥进场时,应根据产品合格证检查其品种、级别等,并有序存放,以免造成混级错批。强度、安定性等是水泥的安全性能指标,进场时应予见证抽样复验;其质量应符合新修订的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 199等的要求。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若其中含有氯化物,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故应严格控制。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1.2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较多,且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使用时,其产品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以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速凝剂》JC 472、《混凝土泵送剂》JC 473、《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4、《混凝土防冻剂》JC 475等的规定。外加剂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批量也应符合现行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若外加剂中含有氯化物,同样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故也应严格控制。本章中凡涉及原材料进场复验抽样数量的问题,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本规范附录D规定的原则执行。
    另外,应指出的是,在上部结构加固工程中之所以不得使用膨胀剂,是因为在养护新浇混凝土全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加固部位始终保有充足的水分,从而导致膨胀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不少工程的施工经验也表明,只有在建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等部位,膨胀剂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最主要原因,便是在养护过程中能够保有水分,而这在上部结构中是很难做到的。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1.3 随着预拌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大量进入建设工程市场,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已废止)关于“加固用的混凝土中不应掺入粉煤灰”的规定经常受到质询,纷纷要求本规范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为此,编制组对制订该规范第2.2.7条的背景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中了解到主要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工程上所使用的粉煤灰,其质量较差,烧失量过大,致使掺有粉煤灰的混凝土,其收缩率可能达到影响与原构件混凝土协同工作的程度,因此作出了禁止使用的规定。此次编制本规范,对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如何掺加粉煤灰作了专题的分析研究,其结论表明:只要使用Ⅰ级灰,且限制其烧失量在3%~5%范围内,便不致对加固后的结构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但3%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很难达到,而本规范作为通用的国家标准,其所要求的主要是保证加固材料的质量能达到可接受的最低安全水准,因此,取5%作为控制指标。
4.1.4 根据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特点,除了明确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的砂和石子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要求外,还结合被加固结构构造条件的限制和浇筑方法的不同,对砂的细度和石子的最大粒径作出了具体规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执行本条规定时,仍需同时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对粗骨料质量的有关规定。
4.1.5 考虑到今后建筑工程中利用工业处理水的发展趋势,除采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水外,还需要采用其他水源,因此,规定了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要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不少工程事故表明,由于施工单位不重视水质的检验,随意使用水质不明的水源,致使新浇的混凝土在工程完工不久便出现难以弥补的质量问题。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550-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