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混凝土重力坝


6.4.1 混凝土重力坝(砌石重力坝)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覆盖层的分布、厚度、层次及其组成物质,以及河床深槽的具体分布范围和深度。
    2 查明岩体的岩性、层次,易溶岩层、软弱岩层、软弱夹层和蚀变带等的分布、性状、延续性、起伏差、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与上下岩层的接触情况。
    3 查明断层、破碎带、断层交汇带和裂隙密集带的具体位置、规模和性状,特别是顺河断层和缓倾角断层的分布和特征。
    4 查明岩体风化带和卸荷带在各部位的厚度及其特征。
    5 查明坝基、坝肩岩体的完整性、结构面的产状、延伸长度、充填物性状及其组合关系。确定坝基、坝肩稳定分析的边界条件。
    6 查明坝基、坝肩喀斯特洞穴、通道及长大溶蚀裂隙的分布、规模、充填状况及连通性,查明喀斯特泉的分布和流量。
    7 查明两岸岸坡和开挖边坡的稳定条件。结合边坡地质结构,提出工程边坡开挖坡比和支护措施建议。
    8 查明坝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相对隔水层埋藏深度,坝基、坝肩岩体渗透性的各向异性,以及岩体渗透性的分级,提出渗控工程的建议。
    9 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价其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腐蚀性。
    10 查明消能建筑物及泄流冲刷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泄流冲刷、泄流水雾对坝基及两岸边坡稳定的影响。
    11 峡谷坝址应根据需要测试岩体应力,分析其对坝基开挖岩体卸荷回弹的影响。
    12 进行坝基岩体结构分类,岩体结构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U的规定。
    13 在分析坝基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岩体应力、风化卸荷特征、岩体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提出各类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并对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V的规定。
    14 提出建基岩体的质量标准,确定可利用岩面的高程,并提出重大地质缺陷处理的建议。
    15 土基上的混凝土闸坝勘察内容可参照土石坝和水闸的有关规定。
6.4.2 混凝土重力坝坝址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2000~1:1000。
        2)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坝址水工建筑物场地和对工程有影响的地段。
        3)当岩性变化或存在软弱夹层时,应测绘详细的地层柱状图。
    2 物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综合测试和孔内电视等方法,确定对坝基(肩)岩体稳定有影响的结构面、软弱带及软弱岩石、低波速松弛岩带等的产状、分布,含水层和渗漏带的位置等。
        2)可采用单孔法、跨孔法、跨洞法测定各类岩体纵波或横波速度。
        3)喀斯特区可采用孔间或洞间测试以及层析成像技术调查喀斯特洞穴的分布。
    3 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剖面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物特点布置。选定的坝线应布置坝轴线勘探剖面和上下游辅助勘探剖面,剖面的间距根据坝高和地质条件可采用50~100m。上游坝踵、下游坝趾、消能建筑物及泄流冲刷等部位应有勘探剖面控制。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厂房坝段、通航坝段、泄洪中心线部位等均应有代表性勘探纵剖面。
        2)坝轴线勘探剖面上的勘探点间距可采用20~50m,其他勘探剖面上的勘探点间距可视具体需要和地质条件变化确定。
        3)钻孔深度应进入拟定建基面高程以下1/3~1/2坝高的深度,帷幕线上的钻孔深度可采用1倍坝高或进入相对隔水层不小于10m。
        4)专门性钻孔的孔距、孔深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当需要查明河床坝基顺河断层、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时可布置倾斜钻孔。
        5)平硐、竖井、大口径钻孔应结合建筑物位置、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岩体原位测试工作的需要布置。高陡岸坡宜布置平硐,地形和地层平缓时宜布置竖井或大口径钻孔。
        6)当钻孔或平硐遇到溶洞或大量漏水时,应继续追索或采用其他手段查明情况。
    4 岩土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主要岩体(组)及控制性软弱夹层,应进行现场变形试验和抗剪试验,每一主要岩体(组)变形试验累计有效数量不应少于6点,同一类型夹层抗剪试验累计有效组数不应少于4组。建基主要岩体(组)应进行混凝土/岩石接触面现场抗剪试验,每一主要岩体(组)累计有效组数不应少于4组。根据需要,进行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2)根据需要可进行岩体应力测试和现场载荷等专门试验。
    5 水文地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基、坝肩及帷幕线上的基岩钻孔应进行压水试验,其他部位的钻孔可根据需要确定。坝高大于200m时,宜进行大于设计水头的高压压水试验及为查明渗透各向异性的定向渗透试验。
        2)喀斯特区及为查明坝基集中渗漏带的渗流特征、连通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地下水连通试验和抽水试验。
        3)强透水的破碎带可做专门的渗透试验和渗透变形试验。
        4)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坝址区,宜进行数值模拟等专题研究,分析建坝前后渗流场的变化,编制建坝前后的等水位(压)线图和流网图,为渗控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5)进行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分析。
    6 地下水动态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网点的布置应与地下水的流向平行和垂直。
        2)观测内容应包括水位、水温、水化学、流量或涌水量等。
        3)观测时间应延续一个水文年以上,并逐步完善观测网。
    7 根据需要,对不稳定岩土体可逐步建立和完善监测网,监测网应由观测剖面和观测点组成。
    8 土基上的混凝土闸坝坝址的勘察方法可参照土石坝和水闸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6.4.1 本条为岩基上混凝土重力坝坝址的勘察内容。土基上的混凝土重力坝(闸),由于土基的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大,结构松散,压缩性较大,易产生不均匀沉陷且渗流控制较复杂,一般只适宜修建中、低闸坝,其勘察内容和方法可参照土石坝和水闸的有关规定。
    第2款、第3款内容是影响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坝基变形、渗透稳定的主要地质因素,因此是勘察工作的重点。
    确定建基岩体质量标准和可利用岩面高程,是本阶段混凝土重力坝的重要勘察内容。影响建基岩体质量标准的主要因素有岩体风化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强度、透水性等。
6.4.2
    1 工程地质测绘中规定当岩性变化或存在软弱夹层时,应测绘详细的地层柱状图,是指砂岩、页岩或泥灰岩、灰岩、页岩相互交替出现,岩性变化复杂或性状差、软弱夹层密度高的情况下,而测绘比例尺又不易反映时,应该按岩性逐层测量和进行描述,并编制出柱状图或联合柱状图,供制图和地质分析用。
    2 强调物探工作,是因为初步设计阶段勘探钻孔、平硐数量较多,有条件开展多种物探方法,以便取得更多的信息,为工程地质分析提供更多的依据。孔内电视近些年应用较为广泛,对探测结构面、软弱带及软弱岩石、卸荷带、含水层和渗漏带等分布和性状,有较好的效果。
    3 对主勘探剖面、辅助勘探剖面等的布置,帷幕孔与一般勘探孔的深度,不同建筑物部位、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对勘探手段、勘探点间距、勘探深度等作了不同规定,其目的是使勘探布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明确。布置倾斜钻孔查明坝基顺河断层是根据有关工程的经验提出来的。河底勘探平硐施工难度较大,只有当常规勘探手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考虑布置河底勘探平硐,因此,本次修订未做具体规定。
    勘探点间距是指钻孔、平硐、竖井等各类重型勘探工程的间距。
    岩土试验条文中所列项目是常规项目,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专门性试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487-2008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