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1 伸 缩 缝


8.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按表8.1.1确定。
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8.1.2 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8.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1 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
2 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
4 采用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各类墙体结构;
5 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施工期外露时间较长的结构。
8.1.3 如有充分依据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8.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 采取减小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的措施;
2 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或增配构造钢筋的措施;
3 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采取跳仓浇筑、后浇带、控制缝等施工方法,并加强施工养护。
当伸缩缝间距增大较多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8.1.4 当设置伸缩缝时,框架、排架结构的双柱基础可不断开。
条文说明
8.1.1 混凝土结构的伸(膨胀)缝、缩(收缩)缝合称伸缩缝。
伸缩缝是结构缝的一种,目的是为减小由于温差(早期水化热或使用期季节温差)和体积变化(施工期或使用早期的混凝土收缩)等间接作用效应积累的影响,将混凝土结构分割为较小的单元,避免引起较大的约束应力和开裂。
由于现代水泥强度等级提高、水化热加大、凝固时间缩短;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拌合物流动性加大、结构的体量越来越大;为满足混凝土泵送、免振等工艺,混凝土的组分变化造成收缩增加,近年由此而引起的混凝土体积收缩呈增大趋势,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比较普遍。
工程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间接裂缝的因素很多,不确定性很大,而且近年间接作用的影响还有增大的趋势。
工程实践表明,超长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后也可以避免发生裂缝。本次修订基本维持原规范的规定,将原规范中的“宜符合”改为“可采用”,进一步放宽对结构伸缩缝间距的限制,由设计者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表注1中的装配整体式结构,也包括由叠合构件加后浇层形成的结构。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已基本完成收缩,故伸缩缝的间距可适当加大。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装配与现浇之间取值。表注2的规定同理。表注3、表注4则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加严了伸缩缝间距的要求。
8.1.2 对于某些间接作用效应较大的不利情况,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总结近年的工程实践,本次修订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较大的不利情况加严了要求,较原规范作了少量修改和补充。
“滑模施工”应用对象由“剪力墙”扩大为一般墙体结构。“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是指泵送混凝土及免振混凝土施工的情况。“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是指跨季节施工,尤其是北方地区跨越冬期施工时,室内结构如果未加封闭和保暖,则低温、干燥、多风都可能引起收缩裂缝。
8.1.3 近年许多工程实践表明: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伸缩缝间距可以适当增大。总结成功的工程经验,在本条中增加了有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阶段采取的措施对于早期防裂最为有效。本次修订增加了采用低收缩混凝土;加强浇筑后的养护;采用跳仓法、后浇带、控制缝等施工措施。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但间隔期及具体做法不确定性很大,难以统一规定时间,由施工、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该注意的是: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控制缝也称引导缝,是采取弱化截面的构造措施,引导混凝土裂缝在规定的位置产生,并预先做好防渗、止水等措施,或采用建筑手法(线脚、饰条等)加以掩饰。
结构在形状曲折、刚度突变,孔洞凹角等部位容易在温差和收缩作用下开裂。在这些部位增加构造配筋可以控制裂缝。施加预应力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变化和收缩的不利影响,减小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本条中所指的“预加应力措施”是指专门用于抵消温度、收缩应力的预加应力措施。
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和收缩影响的结构部位是指施工期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以及暴露的屋盖、山墙部位(季节温差)等。在这些部位应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施工控温、设置保温层等)以减少温差和收缩的影响。
本条特别强调增大伸缩缝间距对结构的影响。设计者应通过有效的分析或计算慎重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结构内力和裂缝的影响,确定合理的伸缩缝间距。
本条中的“有充分依据”,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已经有了未发现问题的工程实例”。由于环境条件不同,不能盲目照搬。应对具体工程中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分析和判断,并由此确定伸缩缝间距的增减。
8.1.4 由于在混凝土结构的地下部分,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规范规定了有关结构在地下可以不设伸缩缝的规定。对不均匀沉降结构设置沉降缝的情况不包括在内,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