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1 构造规定


4.11.1 防空地下室结构选用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表4.11.1的规定。
表4.11.1 材料强度等级
 材料强度等级
注:1 防空地下室结构不得采用硅酸盐砖和硅酸盐砌块;
        2 严寒地区,饱和土中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
        3 装配填缝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4 防水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4.11.2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当有防水要求时,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置深度按表4.11.2采用,且不应小于P6。
表4.11.2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4.11.3 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11.3规定。

表4.11.3 结构构件最小厚度(mm)

结构构件最小厚度(mm)

 注:1 表中最小厚度不包括甲类防空地下室防早期核辐射对结构厚度的要求;
        2 表中顶板、中间楼板最小厚度系指实心截面。如为密肋板,其实心截面厚度不宜小于100mm;如为现浇空心板,其板顶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且其折合厚度均不应小于200mm;
        3 砖砌体项括号内最小厚度仅适用于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6级、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
        4 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以及非粘土砖砌体。
4.11.4 防空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2 上部地面建筑需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
    3 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4.11.5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4.11.5的规定。

表4.11.5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基础板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4.11.6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

    式中 la——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2 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l1F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l1F

    式中 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可按表4.11.6采用;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宜按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连接方式;
    4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表4.11.6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4.11.7 承受动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4.11.7规定的数值。

表4.11.7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注:1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
        2 当为墙体时,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采用括号内数值;
        3 受压构件的受压钢筋以及偏心受压、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受拉较小边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4 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适用于HPB235级钢筋,当采用HPB235级钢筋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有关规定;
        5 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底板。当其内力系由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板中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4.11.8 在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宜符合表4.11.8的规定。

表4.11.8 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

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

4.11.9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宜在受压区配置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面积不宜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在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处,且不宜小于受拉主筋面积的1/3。
4.11.10 连续梁及框架梁在距支座边缘1.5倍梁的截面高度范围内,箍筋配筋百分率应不低于0.15%,箍筋间距不宜大于h0/4(h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在受拉钢筋搭接处,宜采用封闭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4.11.11 除截面内力由平时设计荷载控制,且受拉主筋配筋率小于表4.11.7规定的卧置于地基上的核5级、核6级、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和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底板外,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板、墙体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当拉结钢筋兼作受力箍筋时,其直径及间距应符合箍筋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图4.11.11)。

拉结钢筋配置形式
图4.11.11 拉结钢筋配置形式

4.11.12 钢筋混凝土平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图4.11.12-1);
    2 防护密闭门门洞四角的内外侧,应配置两根直径16mm的斜向钢筋,其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图4.11.12-2);
    3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门框与门扇应紧密贴合;
    4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钢制门框与门框墙之间应有足够的连接强度,相互连成整体。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配筋
图4.11.12-1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配筋

注:laF一一水平受力钢筋锚固长度(mm);
        d一一受力钢筋直径(mm)。

门洞四角加强钢筋
图4.11.12-2 门洞四角加强钢筋

4.11.13 叠合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叠合板的预制部分应作成实心板,板内主筋伸出板端不应小于130mm;
    2 预制板上表面应做成凸凹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
    3 叠合板的现浇部分厚度宜大于预制部分厚度;
    4 位于中间墙两侧的两块预制板间,应留不小于150mm的空隙,空隙中应加1根直径12mm的通长钢筋,并与每块板内伸出的主筋相焊不少于3点;
    5 叠合板不得用于核4B级及核4级防空地下室。
4.11.14 防空地下室非承重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承重墙宜采用轻质隔墙,当抗力级别为核4级、核4B级时,不宜采用砌体墙。轻质隔墙与结构的柱、墙及顶、底板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
    2 非承重墙当采用砌体墙时,与钢筋混凝土柱(墙)交接处应沿柱(墙)全高每隔500mm设置2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宜小于1000mm。非承重砌体墙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咬槎砌筑,并应沿墙全高每隔500mm设置2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4.11.15 防空地下室砌体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和过梁:
    1 当防空地下室顶板采用叠合板结构时,沿内、外墙顶应设置一道圈梁,圈梁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应相互连通,不得断开。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宽度应同墙厚,上下应各配置3根直径为12mm的纵向钢筋。圈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300mm。当圈梁兼作过梁时,应另行验算。顶板与圈梁的连接处(图4.11.15),应设置直径为8mm的锚固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锚固钢筋伸入圈梁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40mm,伸入顶板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0/6(l0为板的净跨);
    2 当防空地下室顶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沿外墙顶部应设置圈梁。在内隔墙上,圈梁可间隔设置,其间距不宜大于12m,其配筋同本条第一款要求;
    3 砌体结构的门洞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伸入墙内长度应不小于500mm。

顶板与砌体墙锚固钢筋
图4.11.15 顶板与砌体墙锚固钢筋

4.11.16 防空地下室砌体结构墙体转角及交接处,当未设置构造柱时,应沿墙全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当墙厚大于360mm时,墙厚每增加120mm,应增设1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4.11.17 砌体结构的防空地下室,由防护密闭门至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段,应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条文说明

4.11.1 本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等相关规范以及防空地下室结构选材的特点重新修订。
4.11.2 由于多本现行规范、规程对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的取法不一致,易造成混乱,本条参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进一步明确。
4.11.6 本条根据防空地下室结构受力特点,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提出,与三级抗震要求一致。
4.11.7 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在构造要求中提高了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为与其相适应,表4.11.7进行了调整。其中C40~C80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系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有关公式计算后取整给出,见表4-4:

表4-4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计算表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计算表

由于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通常较大,纵向受力钢筋很少采用HPB235级钢筋,故上表计算未予考虑。当采用HPB235级钢筋时,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有关规定。
    由于卧置于地基上防空地下室底板在设计中既要满足平时作为整个建筑物基础的功能要求,又要满足战时作为防空地下室底板的防护要求,因此在上部建筑层数较多时,抗力级别5级及以下防空地下室底板设计往往由平时荷载起控制作用。考虑到防空地下室底板在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升压时间较长,动力系数可取1.0,与顶板相比其工作状态相对有利,因此对由平时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底板截面,受拉主筋配筋率可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予以适当降低,但在受压区应配置与受拉钢筋等量的受压钢筋。
4.11.11 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顶、底板及墙板,为保证振动环境中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共同工作,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拉结筋是必要的。考虑到低抗力级别防空地下室卧置地基上底板若其截面设计由平时荷载控制,且其受拉钢筋配筋率小于本规范表4.11.7内规定的数值时,基本上已属于素混凝土工作范围,因此提出此时可不设置拉结筋。但对截面设计虽由平时荷载控制,其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小于表4.11.7内数值的底板,仍需按本条规定设置拉结筋。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