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


7.2.1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适用于贴壁式、复合式、离壁式衬砌。
7.2.2 隧道或坑道内如设置排水泵房时,主排水泵站和辅助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 主排水泵站、辅助排水泵站和污水泵房的废水及污水,应分别排入城市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的排放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4 坑道排水应符合有关特殊功能设计的要求。
7.2.5 隧道贴壁式、复合式衬砌围岩疏导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中地下水出露处,宜在衬砌背后设置盲沟、盲管或钻孔等引排措施;
      2 水量较大、出水面广时,衬砌背后应设置环向、纵向盲沟组成排水系统,将水集排至排水沟内;
      3 当地下水丰富、含水层明显且有补给来源时,可采用辅助坑道或泄水洞等截、排水设施。
7.2.6 盲沟中心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硬质塑料管,其管周围应设置反滤层;盲管应采用软式透水管。
7.2.7 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应与隧道或坑道坡度一致,排水明沟应设置盖板和检查井。
7.2.8 隧道离壁式衬砌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成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
7.2.9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每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 控 项 目
7.2.10 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
7.2.11 无砂混凝土管、硬质塑料管或软式透水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7.2.12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通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 般 项 目
7.2.13 盲沟、盲管及横向导水管的管径、间距、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2.14 隧道或坑道内排水明沟及离壁式衬砌外排水沟,其断面尺寸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2.15 盲管应与岩壁或初期支护密贴,并应固定牢固;环向、纵向盲管接头宜与盲管相配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16 贴壁式、复合式衬砌的盲沟与混凝土衬砌接触部位应做隔浆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条文说明
7.2.1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是采用各种排水措施,使地下水能顺着预设的各种管沟被排到工程外,以降低地下水位和减少地下工程中的渗水量。
    贴壁式衬砌采用暗沟或盲沟将水导入排水沟内,盲沟宜设在衬砌与围岩之间,而排水暗沟可设置在衬砌内。
    复合式衬砌除纵向盲管设置在塑料防水板外侧并与缓冲排水层连接畅通外,其他均与贴壁式衬砌的要求相同。
    离壁式衬砌的拱肩应设置排水沟,沟底预埋排水管或设排水孔,在侧墙和拱肩处应设检查孔。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明沟。
7.2.2 排水泵站的设置以及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设计,与隧道或坑道消防排水、汛期排水等有密切关系,应注意相关专业的验收规定。
7.2.3 本条提到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4 本条是对国防工程、人防工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下工程提出的。
7.2.5 本条第1款规定是适用于围岩地下水量较少、出露比较集中的隧道,但也应注意隧道衬砌修好后围岩水文状况还会改变的地段。
    第2款规定围岩地下水量较大、出露面广时,除出露处应该设置环向盲沟,包括拱部的环向盲沟、墙部的竖向盲沟和路面下的横向排水沟组成的环外,还应按水量大小、出露面广度,控制环向盲沟的间距,一般宜为10m~30m,以适应衬砌施工后衬砌背后水文状况的改变。必要时,设置竖向盲沟顶的集水钻孔。设置纵向盲沟,可使环向盲沟之间的水也能得到通畅的疏导。
    第3款规定当地下水水压较高、水量很大,仅依靠暗沟和中心深埋水沟已不足以排泄丰富的地下水时,就要对衬砌形成水压而造成渗漏水,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或设置辅助坑道、泄水洞等作为截、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尽可能使隧道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上。
7.2.6 环向、纵向盲管宜采用软式透水管;横向导水管宜采用带孔混凝土管或硬质塑料管;隧道底板下与围岩接触的中心盲沟或盲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渗水盲管,并应设置反滤层;仰拱以上的中心盲管宜采用带孔混凝土管或硬质塑料管。
7.2.7 为了排水的需要,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应尽可能与隧道或坑道坡度一致,避免加深或减小边沟深度,保持流水沟的正常断面;困难地段隧道排水明沟的最小流水坡度不得小于0.2%。在隧道路线纵坡变坡的分坡范围内,由于是流水起始点,流水量一般不大,且分坡范围的距离一般不长,减小坡顶水沟深度可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排水沟断面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必要时,排水沟应设置沉砂井、检查井,并铺设盖板,其位置和结构构造应考虑便于清理和检查。
7.2.8 隧道围岩稳定和防潮要求高的工程可设置离壁式衬砌,衬砌与岩壁间的距离:拱顶上部宜为600mm~800mm;侧墙处不应小于500mm,主要为便于人员检查和维护而定。为加强拱部防水效果,工程上一般采用防水砂浆、塑料防水板、卷材等防水层;拱肩应设置排水沟,沟底应预埋排水管或设置排水孔;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成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
7.2.9 本条对隧道排水、坑道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作出规定。
7.2.10 参见本规范第7.1.7条的条文说明。
7.2.11 作为隧道、坑道衬砌外壁的排水盲管和衬砌内壁的导水盲管,可有多种制品供设计和施工选择,应注意其制品是否有企业标准,并按其标准检验质量。
7.2.12 隧道防排水应视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防”是指衬砌抗渗和衬砌外围防水,包括衬砌外围防水层和压浆。“排”是指使衬砌背后空隙及围岩不积水,减少衬砌背后的渗水压力和渗水量。为此,对表面水、地下水应采取妥善的处理,使隧道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畅通的防排水系统。一般公路隧道应做到:1 拱部、边墙不滴水;2 路面不冒水、不积水,设备箱洞处均不渗水;3 冻害地区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隧道、坑道排水是按不同衬砌排水构造采取各种排水措施,将地下水和地面水引排至隧道以外。为了排水的需要,隧道一般应设置纵向排水沟、横向排水坡、横向排水暗沟或盲沟等排水设施。排水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以保证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7.2.13 贴壁式、复合式衬砌排水构造是由纵向盲管、横向导水管、排水明沟、中心盲沟等组成。纵向盲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坡度不得小于0.2%;横向导水管的坡度宜为2%;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2%。铁路、公路隧道长度大于200m时,宜设双侧排水沟,纵向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且不得小于0.2%;中心盲沟的纵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纵向盲管的直径应根据围岩或初期支护的渗水量确定,但不得小于100mm;横向导水管的直径应根据排水量大小确定,但不得小于50mm;横向导水管的间距宜为5m~25m;中心盲管的直径应根据渗排水量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250mm。
7.2.14 参见本规范第7.2.7条和第7.2.8条的条文说明。
7.2.15 盲管应采用塑料带或无纺布和水泥钉固定在基层上,固定点间距:拱部宜为300mm~500mm,边墙宜为1000mm~1200mm,在不平处应增加固定点。
    环向、纵向盲管接头部位要连接好,使汇集的地下水顺利排出。目前盲管生产厂家都配套生产了标准接头、异径接头和三通等,为施工创造了条件,施工中应尽量采用标准接头,以提高排水工程质量。
7.2.16 在贴壁式衬砌和无塑料板防水层段的复合式衬砌中铺设的盲沟或盲管,在施工混凝土衬砌前,均应用塑料布或无纺布包裹起来,以防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堵塞盲沟或盲管。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